你知道让F1车手周冠宇死里逃生的“人字拖”系统到底是什么吗?
惊心动魄。在F1英国大奖赛正赛的起步阶段,一场严重事故不幸发生。
中国选手周冠宇与英国选手拉塞尔的赛车出现相撞:
而在撞击发生之后,周冠宇的赛车180度翻转,“底朝天”的在地上摩擦滑出赛道:
所有人此时都在为周冠宇的安全捏一把冷汗。
但幸好其本人在事故之后第一时间发布微博表示无碍:
周冠宇在微博中还重点提到了“Halo”,表示是它“救了我”。
因长相被车迷戏称为“人字拖”的系统到底是什么?
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保住赛车手的人身安全?
首先,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这次事件的重点——Halo系统。
它的概念最早是在2015年被提出,是在开轮式赛车中使用的一种保护装置。
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,是因为在2014年F1日本站的时候,24岁法国选手比安奇在事故中头部受到重创最终不治身亡。
△此前比安奇所驾驶F1赛车并未设置Halo系统
因此国际汽联在2018年决定,强制要求在一级和二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中,车辆必须安装Halo系统来保护赛车手的头部。
(各个车队不制造这个装置,而是由国际汽联指定的厂商制造:德国CP Autosport、英国SS Tube Technology和意大利V System等。)
有网友对此表示,是“比安奇用命换来的Halo”:
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,Halo的重量大约在7公斤,主要以钛金属来打造,成本大约为12000欧元(约8.4万元)左右。
Halo前端安装在车手前方的车架上,从两侧绕过车手的头顶,向后固定在驾驶舱的两侧。
而且正是因为它这样的形状,像刚才我们提到的,车迷们便把Halo戏称为“人字拖”。
但也正是这个7公斤的“人字拖”,却成为了全车最坚固的部分。
用F1官方的形容就是,它能够承受12000kg(12吨)的冲击力,相当于头顶一辆双层巴士。
如此“抵抗力”之下,在赛事中若是出现飞行杂物高速袭来,就能有效的对车手起到保护作用:
正如国际汽联以40例真实事故发布的数据显示,Halo系统能让车手在重大事故中的生还率提高17%。
而在撞击发生之后,Halo的结构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,只是表面会有些残损:
再细分来看,Halo可以分为三个部分,其中中间的棱柱是最重要的部分。
它是由强化了的航空级钛金属制成,它所能够承受的冲击力,保证了在事故发生时不会被压扁。
三个棱柱之间的距离被设计的也是足够小,这是为了防止飞行异物穿过Halo装置的空隙。
而Halo顶部的设计则是起到了“防滚架”的作用,如此一来,赛车手就不必只依赖于头盔(或者做收腹动作)了。
它是由高度耐用的材料制成,即便赛车翻车在沥青路面上滑行,Halo也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。
不难看出,Halo这种“四两拨千斤”的装置,对F1赛车安全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